2025 年 7 月 25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的有關舉措,這是一項涉及千家萬戶、事關長遠發展的重要惠民舉措。
政策背景:學前教育免費政策的實施,是多重社會需求與國家戰略交織的結果。經過多輪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我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顯著提升,2024 年全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 92%,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 87.26%,為政策實施奠定了硬件基礎,多地試點也驗證了可行性;學前教育支出已成為家庭沉重負擔,2019 年平均占家庭總支出的 9.4%,民辦園家庭負擔更重,加劇了教育不平等。同時,我國面臨 “低生育率 + 老齡化” 壓力,學前教育成本是抑制生育意愿的關鍵因素之一;免費政策也是教育公平與社會正義的追求,呼應國際趨勢,強化學前教育公共服務屬性,還能釋放消費潛力、提升人力資本,與國家戰略協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政策依據:2024 年 11 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第六十三條提到,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科學核定普惠性幼兒園辦園成本,以提供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為衡量標準,統籌制定財政補助和收費政策,合理確定分擔比例。有條件的地方逐步推進實施免費學前教育,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
主要內容:免費學前教育主要是減免幼兒園的保教費,目前全國已有多地先后實施過減免保教費政策。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將指導各地細化方案,按照分擔比例安排好補助資金,確保按時足額撥付,國家財政和地方財政將共同發力。
實施范圍:截至2025年,全國已有超20個省份啟動免費試點,覆蓋約30%的適齡兒童,重點在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部分地區如長三角、珠三角部分城市已在試點 3 年免費,浙江、福建廈門已實現 3-6 歲兒童全覆蓋。
政策意義:
學前教育免費政策的推行,是國家在教育領域踐行民生承諾的重要舉措,其意義深遠且多元,貫穿家庭福祉、社會公平、人口發展與國家未來等多個維度。
一、從家庭層面來看。這一政策直擊育兒成本高的痛點。長期以來,學前教育支出在家庭總開支中占比居高不下,尤其是民辦園的費用讓許多普通家庭倍感壓力。免費政策通過減免保教費,能顯著降低家庭的教育支出,讓家庭有更多資金投入到孩子的營養、課外拓展等其他成長需求上,有效緩解年輕父母的育兒焦慮,提升家庭的幸福感。
二、在教育公平維度上。該政策是推動教育資源均衡分配的關鍵一步。城鄉之間、不同區域之間的學前教育資源存在明顯差距,優質資源多集中在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免費政策向農村、偏遠地區及弱勢群體傾斜,讓更多適齡兒童,無論家庭背景、地域差異,都能平等地享受到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從起點上縮小教育差距,為實現社會公平奠定堅實基礎。
三、對于人口發展而言。學前教育免費政策是提升生育意愿的重要助力。當下,育兒成本過高是許多家庭不愿生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政策通過降低學前教育階段的經濟負擔,傳遞出國家支持生育的明確信號,有助于緩解年輕家庭的生育顧慮,釋放生育潛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和生育率偏低的挑戰,優化人口結構。
四、從國家長遠發展角度考量。優質的學前教育是人力資本積累的重要起點。接受良好學 前教育的兒童,在認知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往往更具優勢,為其后續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免費政策推動學前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能夠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未來公民,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持久的人才支撐,助力教育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建設。
此外,該政策還強化了學前教育的公共服務屬性,推動政府在教育領域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務職能,促進社會公共資源向教育領域合理流動,體現了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對民生福祉的深切關懷。
·
楚清華
民進中央教育委員會委員
民進江蘇教育委員會委員
民進蘇州教育委員會副主任
民進昆山支部副主任
昆山市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