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偉介紹了未來校區及未來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建設成效。他指出,作為蘇州大學體制機制改革的先行先試標桿,未來科學與工程學院始終堅持黨建引領、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力改革創新核心動力,構建起全方位、深層次、立體化的 “新工科”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徐小樂介紹了國際創新藥學院的專業設置,學院的教學及科研全方位質量雙保證的體系,學院依托學校附屬醫院資源,構建了從基礎研究到臨床轉化的完整鏈條,協同推進產業項目與拔尖人才培養,助力蘇州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樊成匯報了學院在醫療機器人領域的技術應用及轉化情況,為調研交流提供了技術背景支持。他詳細闡述了學院科研團隊研發的醫療機器人在手術輔助、康復訓練、遠程醫療等多個場景中的具體應用案例,同時分析了當前醫療機器人技術轉化過程中面臨的挑戰。
與會人員圍繞智慧養老技術研發、數字健康服務落地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孫茂民指出數智健康管理賦能養老事業發展旨在提供健康、便捷、精準的服務,及時提供高效的救助,讓老年人感到“健康無憂、生活無礙、社交無限、保障有力”。民進蘇大附二院支部主委、附屬第二醫院臨床研究中心教授鄭厚峰提出,整合蘇大在數字技術、臨床醫療、公共管理等領域的優勢資源,形成可復制的 “數字賦能老年骨健康”方案,真正讓科研成果惠及更多銀齡群體。蘇州大學附一院科技處副處長、臨床免疫實驗室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張光波從醫療臨床角度分析數字技術在老年疾病診斷中的應用潛力。退休會員代表強亦忠、周恩蘭等分享了老年群體對數字健康服務的實際需求,為調研提供鮮活實踐參考。
田利結合民進蘇州市委會“蘇州市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課題調研成果,從老年健康護理需求出發,剖析了智慧技術與養老服務深度融合的迫切性,希望通過此次調研形成建言報告,為政府相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最后,她向全體老會員致以節日祝福,祝愿大家年年重陽,幸福相伴,健康相隨!
座談會后,與會人員實地調研參觀了蘇州大學未來校區,重點考察未來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室、跨學科創新中心等平臺。此次調研交流活動不僅搭建了民進蘇大基層委內部跨學科、跨領域的交流平臺,更推動高校智力資源與社會需求精準對接。與會代表紛紛表示,將以此次調研為契機,持續聚焦“智聯銀齡”領域痛點問題,發揮民進界別優勢,形成高質量調研成果,為推動蘇州地區智慧養老與數字健康產業發展貢獻民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