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舉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是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
民進堅決擁護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的決定,把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
一、深刻認識五年規劃彰顯的制度優勢
五年規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方式。現代化是世界潮流,具有鮮明的社會特征和時代特征。現代化是中華民族振興的目標,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不懈奮斗,開創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之路,并于1953年開始實施五年計劃。實施72年來,始終向著現代化,根據不同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凝練和充實目標,安排戰略步驟和主要任務,持續遞進、統籌兼顧,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歷史性成就,即將完成第十四個五年規劃,開始實施第十五個五年規劃。集中體現了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五年規劃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重要舉措。在我國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實踐中,黨的代表大會決定黨和國家發展大計,包括奮斗目標、戰略步驟、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中共中央貫徹黨代會有關精神,就今后五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廣泛聽取意見建議、主持政黨協商,在全會上審議通過制定五年規劃的建議,國務院按照建議,編制規劃草案,經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規劃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的藍圖和指南,政府和各方開始組織實施,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社會公眾開展監督檢查,最后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總結評價。這一過程經過長期實踐,已成為制度性安排,協商、決策、編制、實施各環節程序清晰嚴密,具有法律效應,集中了智慧和力量。歷屆黨代會及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的重大事項,上一屆啟動,下一屆完成,一屆接著一屆謀劃實施,保持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穩定、高效的發展。
在五年規劃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民進作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參加參與,擔負重要責任,既在決策前協商建言,又在實施中調研監督、服務社會,胸懷“國之大者”,發揮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作用。
二、深入學習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要深刻理解四中全會精神的要義。深入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四中全會上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所作的工作報告精神、關于《建議》的說明、第二次全體會議講話精神和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有關“十五五”規劃的重要論述,準確理解“十五五”發展和規劃建議的根本遵循。
要全面把握中共中央《建議》的內容。《建議》是指導“十五五”規劃編制的綱領性文件,內容豐富。要把握好重大成就,“十四五”任務順利完成,成績來之不易;要把握好變化因素,包括深刻復雜變化的環境、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等特點;要把握好發展優勢,堅信中共中央堅強領導的根本優勢,基礎穩、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經濟優勢,顯著提升的制度、市場、產業體系和人才資源優勢;要把握好基本定位,“十五五”在基本實現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處于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要把握好指導思想,圍繞奮斗目標、中心任務,把握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兩個大局、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穩中求進、經濟建設為中心、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根本目的、根本保障等戰略要求;要把握好基本原則,把“六個堅持”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要把握好主要目標,這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要把握好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聚焦關系全局和長遠的十二個重點領域,協同推進、全面落實;要把握好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
民進各級組織領導班子及機關要率先開展學習,落實“第一議題”和中心組學習制度,及時開展集體學習、宣講輔導,廣泛開展交流研討、宣傳報道等活動,在全會掀起學習宣傳貫徹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的熱潮。
三、切實為“十五五”發展獻計出力
要積極履職盡責。以《建議》為指導,圍繞規劃編制和實施的任務,在政黨協商、政協協商、重點考察調研、民主監督、議政活動、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社會服務和臺港澳聯誼等活動中,堅持雙向發力,更好發揮作用。
要發揮自身優勢。聚焦科技自立自強這個關鍵,全面貫徹教育、科技、人才強國戰略,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深入貫徹文化強國戰略,促進文化繁榮和文化產業發展;牢牢把握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這個根本目的,促進共同富裕,不斷改善民生,助力經濟社會健康發展;落實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的任務,擔負參政黨責任,廣泛增進共識,加強輿情工作,抵御消極影響,防范化解風險隱患,積極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民進全會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信念,積極作為,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民進力量。
(本文系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峰在民進中央理論學習中心組2025年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作者:蔡達峰
責任編輯:邵飛